尖,但一来二去次数多了,我便开始恼她,一次竟敢喊她,“兰春!”
兰春怔了怔,我也怔了怔。
但兰春的名字委实好听,在唇间辗转时就像正盛的花儿。
后来西州彻底归顺大萧,先帝便将我抬为妃位。
并将生母早逝的七皇子萧永隽放在我膝下抚养。
萧永隽那时不过十岁,浑身却带满了刺,但他很聪明,并不表露出来。
他一开始是温顺的,和善的,每日都向我问安。
从太学回来后,除了用膳,便是念书。
兰春不喜欢永隽,说他的眼神就不安分,像头狼。
我却总为永隽辩解,几次险些和兰春吵了起来。
直到有一次,夜里忽的下起了雨,我忧心永隽的被裘太薄,于是悄悄摸进了他的屋,想掂一掂被子的厚度。
永隽却反手制住了我,力气很大,大到我疑心他要将我的腕子都捏碎,望向我的眼神阴戾森冷。
我禁不住痛,于是呼出了声。
他冷笑一声,“所以你也忍不住想来掐死我?”
我登时毛骨悚然,也一下子想明白了他之前为何不肯让我替他穿衣裳。
那一夜,我哭了至少三个时辰,只为萧永隽。
再后来,永隽对我彻底放下了防备,也入了谢太傅谢衍鹤的青眼。
虽然永隽记在了我的名下,但我却觉得永隽是我和兰春一起抚养长大的。
在永隽十五岁时,兰春死了,死在了太和湖中。
尸体被发现时都已经浮肿起来。
我趴在她棺前哭得凄厉,永隽一下一下轻轻拍着我的背。
他说,“别哭了,母妃,我以后会让你过得好的。”
事实也的确如此。
永隽当了皇帝,我成了太后。
一切都很好。
只是再没有一个人敢让我在她面前哭了。
3永隽登基第二年娶了个皇后,是斐相的女儿斐令珠,大家闺秀,端庄高贵,但读的书太多,反而性子怯了些。
好在永隽后宫妃嫔不多,不然皇后也压不住这些人。
皇帝登基三年,后宫除皇后外也才五人。
敏贵妃安氏,大将军之女,爱拈酸,是个眼高于顶的主儿。
悫妃林氏,乃镇南侯的庶女,抚育了大公主,性子谨慎老实,倒不负她悫之封号。
蕙嫔王氏,工部侍郎次女,阖宫中长相最为艳丽,亦是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。
另有两位贵人,郑沈二人,母家品阶较低,但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官...
小说《正盛的花儿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