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紧急军报!琰国突袭洛阳,洛阳守军全面溃败,请求支援!”
“紧急军报!琰国已攻克金陵,我军增援部队在途中被偷袭,全军覆没!”
“紧急军报!琰国正在猛攻扬州,敌军势不可挡,我军抵挡不住了!”
“紧急军报!敌军已抵达长安五十里地!”
随着一声声战报传来,朝堂之上,人心惶惶,文武百官,虚汗直流。沉迷酒色的姜馨宗肖瑶才算如梦初醒……
姜馨宗肖瑶二十岁即位,上位后重用他的宠妃家眷,削弱自家兄弟势力,听不进刺耳的实话,一言不合就重罚忠臣。因多年不理朝政,贪图享乐,任人唯亲。多少忠臣良将,不畏强权,勇于直言,最后不是赐死就是牢狱之灾。活生生吓跑了一大批贤才,导致朝纲大乱,民不聊生……
“报!敌国来使求见!”
“宣!”
肖瑶颤颤巍巍的声音让老臣们无不唉声叹气,但凡这些年他有一次听这些忠臣的话,姜国又怎会沦落至此啊……
“我国大军已兵临城下,你们现在投降还能留个全尸”,使者环视了一下,眼里竟有一丝怜悯,不知是为这些鞠躬尽瘁的老臣叹息还是这个矗立数百年的王朝叹息。
“宁死不降……”
姜馨宗虽然昏庸,但不软弱,脸虽已煞白,可他依稀还记得他是个男人,他是个帝王。
使者退去后,肖瑶退朝,文武百官最后一次叩首:“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肖瑶离开朝堂,眼泪再也忍不住,东奔西走竟无意闯进祠堂,看着列祖列宗的灵位,他一路三跪九叩,走到灵位跟前,不知道跪了多少次,不知道叩了多少次……
“二皇子,陛下来信!”
与此同时,长安城外
琰国军队压阵
琰国二皇子栾贻澄穿着铠甲,擦拭着他蛇矛,板正的五官藏不住滔天的野心。
琰国二皇子栾贻澄此次前来就是为了灭了姜国,立下一大奇功,堂而皇之登上皇位。栾贻澄观察姜国整整十年,好不容易觉得时机已成熟,此次出征,势在必行。
正准备发动最后的决战,哨兵却突然收到了琰晗宗栾川的飞鸽传信。
“殿下,陛下怎么说?”
栾贻澄旁边坐着的这位正是琰国丞相杨李,此人面色苍白,眼神黯淡,正值五月中旬,他却还穿着棉衣,似乎身体极其羸弱。
杨李是栾贻澄一手扶上位,直到现在到了丞相的位置,全国的政事他都要握一半,而栾贻澄煞费苦心,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,好在以后皇位之争的时候,不至于孤立无援。
“丞相,父皇让我退兵……”
“殿下大人等候十年,现在姜国内政腐败,国防空虚,千载难逢的机会。我们等了那么久,好不容易打到长安,退兵?真要是退了,这辈子都别想灭姜国了。”
杨李抢过密信。
“可是……”
栾贻澄似乎很纠结,他日思夜想的长安城就在面前,他只要一声令下,长安城必破,他立此重大功劳,皇位唾手可得。可是违抗皇命,也是重罪,如果追究下来,小命都难保。毕竟,朝中不是他一个人的一言堂。
“殿下大人!我们不能退啊!皇上远在皇城,根本不知道具体战况,我们比谁都清楚,此战必胜!”
一个声音从杨李的身后传来,循声望去,杨李身后此时站着的是琰国第一杀神杨凡,此人心狠手辣,阴险狡诈,睚眦必报,六岁时因一只鸡腿,毒杀邻居一家,为躲避牢狱之灾,入山修炼,直到他哥哥杨李当了丞相才重新入世,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光当年通缉他的官吏。
杨凡此次前来,只因栾贻澄告诉他,他们的父母都是姜国所杀,所以杨凡比谁都想灭了姜国。杨李知他弟弟性子,后来知道此事也没告诉他真相,反正对他也无害。
“可是……父命难违”
见二皇子如此犹豫不决,刚入麾下的小将军也忍不住了。
“殿下,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啊!”
小将军季辞,年尚十六,是琰国新一代最强的战将。被二皇子看中,收入麾下,第一战就被委任为先锋将军。
他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二皇子栾贻澄失望,万军丛中来去自如,不求全歼敌军,但也每次都让敌军损失惨重,全面溃败。
“殿下,犹豫就会败北。灭了姜国,大琰的疆土又增一倍,老三拿什么跟你争?”
丞相杨李一心想要破城灭姜,。
“本皇子才疏学浅,长安城易守难攻,不如由丞相接印挂帅,率领众将士,轻松拿下此战。”
栾贻澄心里的小算盘早就被杨李看穿了,但是他并不在意,他也只想灭了姜国罢了,毕竟这一战的胜利唾手可得。
杨李虽是丞相,朝堂之上还有琰国国师和他相持不下,国师是皇帝儿时的师父,论信任,他是永远没办法比得上国师。
杨李为此万分烦恼却没有半点办法,如今只要灭了姜国,此等奇功,全国的政权恐怕他一人独揽。
“微臣定不服殿下所托。”
与此同时,长安城皇宫内却一片惊恐……
皇家祖祠突然飘来阵阵浓烟,太监宫女前去查看,只见火势滔天,一路烧到宫殿。
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娘娘们哪里见过这种场面,早已乱作一团,太监们只好去找皇后娘娘。
“启禀皇后娘娘,祖祠着火了!”
一个妖艳的女子还在画着浓妆,随口吩咐一声:“传令三千营前来灭火就是,这种事也要惊扰本宫吗?”
又过许久,太监们再次传来消息。
“禀告皇后娘娘,祠堂发现一具焦尸,经检验,正是陛下!”
一时间,肖瑶自焚的消息席卷而来,接踵而至的是敌军围困长安的噩耗,整个皇宫,乱作一团。
小说《白鹤卫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、
+